“是这儿了。”李明看了看手中的地址,又抬头打量着眼前这个有些破旧的小屋子。他刚到昆山这个陌生的城市,工作还没找到,身上也没有多少钱,只能勉强填饱肚子。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房租便宜的住处,就欣喜地过来了,虽然是破了些,但总算有了睡觉的地方,可以将就将就。
李明轻轻地在小屋前叩了叩门:“有人吗,我是来租房的小李。”。等了一会儿,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才把门打开,“小伙子,进来吧。”,她吃力地转过身子,柱着拐杖一步一步移到旁边的椅子上小心翼翼地坐下,喘了喘气,抿口茶,才指了指前面的房间:“你就住那儿好啦。”李明打量着眼前这个用蹩脚的带着“昆山味儿”的普通话与他说话的老人:她的脸上都是深壑的皱纹,手心和手指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茧,两鬓花白,嘴角是温和的弧度,眸子里有一种朦胧的情感。李明好像读得懂,又好像读不懂。不管怎么说,这是一个慈祥的老人。李明刚开始对这个简陋的房子那一点微小的抵触感顿时消失不见了,他弯起嘴角,把行李搬进屋,因生活而焦躁的内心此刻是平静的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李明也有了工作,每天早出晚归,小屋的门总是在他出去时开着,回来时留着,他的房间门前总是放着一盘绿油油的小点心。李明心里明白这些事是老婆婆做的,他内心很是触动,这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离学校远,学校又没有宿舍,每次天不亮就要起床去赶路,放学后到家也是晚上了,父亲和母亲有时整天都在地里干活,无暇管他,但家里的门也总是为他留着的,长大后,他才知道这是母亲掐准了时间,特地从地里赶回来开的门,点的灯。无论是母亲还是老婆婆,都给他带来了深深的感动与温暖。虽在异乡,却感受到了家的温情。
今天,李明回来得特别早,他得到了上司的重视与提拔,以后就不用这么辛苦了,再过一段时间,可能就要从这儿搬走了。“小伙子,你今天回来得很早哇,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呀?”老人见他回来得早,很是关切地问道。“不是的,婆婆,我在公司升官涨工资了,以后都是这么早回来!”李明的声音激动起来。“好呀,好呀,你回来得早,还能陪我唠唠嗑,真好。”老人笑着点了点头,脸上写满了憧憬。“可是......”“我马上就要搬走了”这句话他没说出来,又咽了下去,他触及到老人的眼神,实在是于心不忍。
又过了一个月,李明的工资发下来了,他寻思着再找一个好点的房子。但面对着老婆婆的寒嘘问暖与默默的关怀,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。要是我走了,婆婆会是多么孤独啊!李明犹豫着,纠结着。
直到一个阴雨天,公司决定让李明调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,过两天就要启程了,李明的鼻子突然有些酸涩,他想起了那个讲话带着昆山调的老婆婆,一个老昆山人,给他这个外来城市青年带来了无限关怀,让他把昆山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,马上就要离开了,怎能不伤感呢?
李明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到小屋前,这个布满青苔的小屋子此刻在余晖的照耀下显得温馨而古朴,在李明的心中,就是它,承载了李明对昆山最美好的记忆,也让他对这里朴实的乡风感到留恋。他将门缓缓推开,向老婆婆道别。老人很平静地点了点头:“走了好啊,走了好啊。”李明还想说什么,她摆了摆手,颤颤巍巍地走进厨房,端了一盘点心出来。“你以前回来得晚,吃的就是这个,都是我自己做的,是昆山的特产,碧绿绿的,所以叫青团子,这些你都拿走,路上吃吧。”李明拿过来,在手里掂着很轻,却有一份沉甸甸的感觉。
两天后,李明坐上了火车,他看着那袋青团子,嘴里喃喃念着“昆山,昆山......”
指导老师 江澜